上學期的小學晨間故事時間,我造訪了三個不同的班級。我選讀的書裡有一本是法文繪本Surtout N’entrez Pas Dans Le Sac(意譯:無論如何,千萬別進到那個袋子裡!)。作者是西非多哥共和國的Gnimdewa Atakpama。
故事是草原上的山羊和獅子,兩位相中同一塊鬱鬱蔥蔥的綠地,兩位都想在那塊地上蓋自己的房子。草食的山羊和肉食的獅子最後用了點暴力的方式解決了他們的紛爭。約莫五年前我在住家附近的舊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當時我覺得故事了發展很幽默,忍不住當場在書店大笑了起來。但是對當時五歲的吾兒來說卻是可怕。
在我讀書給小學生們聽時,每回我唸到這個故事高潮的地方,大人小孩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或是發出驚呼聲。當然因為大家都已經是高年級了,笑的人也不少。每回唸到這裡,我心裡也有一個超我來提醒自己說那裡有違禮教,因此我總是會忍不住出聲註解一下,『哎呀,真是失禮了!』
事後,我忍不住反想,為何我要對故事裡的非和平手段覺得不妥?因為童書大多以和諧至上,以和平為基調,可是顯然的是所謂的平和手法並不是萬靈藥。尤其對弱勢的族群來說,和氣是權勢者的特權。我當然沒對小朋友們說這其中複雜的想法。他們可以坐十分鐘以上,聽完一個用完全不懂的語言講述的故事,最後笑出來,我已經很感激了。
雖然一開始我給自己設定的責任就是讓孩童的思想尚未太社會化之前,讓他們聽聽不懂的語言,練習包容不知道的事,可是有時候,我還是會自我懷疑這樣做的價值在哪裡。有一回,我因為不曉得某個日文詞彙而無法完成當日的朗讀紀錄,順口問了另一位故事媽媽日文怎麼寫,並順帶聊了一下。她跟我說這樣小孩們會自動地用更多的想像力來理解。我真覺得的自己身邊的媽媽們都是能人(學者無用!),這樣的說法對我有醍醐灌頂之效。既定的語言模式在認知上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不懂的時候,想像和創造的機制就可以超越理解的侷限。